江蘇:綜合施策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
新聞來源:通達重工 發布日期:2019.07.01
江蘇是農業大省,全省農作物種植面積1.16億畝。近年來,江蘇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,以科技創新為動力,大力發展種養循環農業,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。
種養循環助推有機肥替代。江蘇省按照“種養結合、布局合理、源頭減量、多元利用”的原則,以項目為引領,多渠道籌資,支持養殖場與規模種植基地對接,形成“專業化收集、無害化處理、資源化利用、市場化銷售”農業種養循環運行機制。2016年,江蘇省級財政投入2.3億元,扶持358個規模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、40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有機肥加工和29個畜禽糞便處理中心設施建設,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的開展。
創新裝備助推有機肥替代。江蘇省以南京農業大學、省農科院等為技術依托,聯合相關企業,成立有機固體廢棄物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和有機肥產業化聯盟。在消化、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基礎上,篩選出適合各類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的發酵菌劑,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翻拋機、攪拌機、篩分機等系列設備,形成了條垛式、槽式、廂式等發酵主體工藝和關鍵技術。全省有機肥產業由“露天型、作坊式、季節性”向“機械化、規模化、全天候”轉型升級。目前,全省有機肥生產企業200多家,年推廣應用有機類商品肥100萬噸以上。
政策引領助推有機肥替代。為推進有機肥替代,江蘇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。從2006年開始,持續對商品有機肥進行補貼,補貼標準為400元/噸。2007年起,實施綠肥種植以獎代補補貼,每畝補貼60—100元,補貼規模達到20萬畝。全省已初步形成有機肥資源多元利用政策支持體系。2014年以來,江蘇省整合相關項目資金,每年建設100個耕地質量提升綜合示范區,集成推廣增施有機肥、秸稈還田等技術,著力提升耕地內在質量。2016年,遴選15個縣(市、區)開展省級耕地輪作休耕試點,對糧綠輪作、冬耕曬垡、增施有機肥的農戶進行補助,試點面積23萬多畝。
績效考核助推有機肥替代。2017年,江蘇省制定了《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》,提出到2020年全省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98%、化肥使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5個百分點、農藥使用零增長、太湖一級保護區化肥農藥削減20%的目標。將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耕地質量提升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,納入對地方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,加強監督檢查,層層壓實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