槽式翻拋機的工藝及特點
新聞來源:通達重工 發布日期:2020.06.24
在原料發酵升溫后將物料進行翻堆,使發酵物料與空氣充分接觸,增加物料堆的氧氣含量,也使物料堆中的水蒸氣揮發掉,降低物料堆的溫度。使用翻堆機進行發酵可以提高有機肥發酵進程,使傳統的幾個月的發酵周期提高至7-15天,提高了有機肥的生產進程。
發酵槽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相鄰兩個發酵槽共用池壁,池壁的寬度根據翻拋機的要求確定,要能承受翻拋機的壓力。發酵槽底板既要承受發酵物料的重力,又要承受裝載機的重力,同時還要滿足通風的要求。
對于槽式發酵工藝,發酵槽的進出料有兩種方式:批次進出料和整體進出料。批次進出料的特點是每次在發酵槽的端進批料,通過槽式翻拋機對物料的翻拋作業,將物料向發酵槽的另端移動。
二次再在起端進、批料,周而復始,直至發酵周期結束,成品料從發酵槽的另端排出。槽式翻拋機在搬運物料的同時也對物料進行充氧、粉碎和攪拌操作。整體進出料的特點是整個發酵槽次性進滿料,當發酵周期結束時,次性出料。
槽式翻拋機特點:
槽式翻拋機堆肥工藝根據好氧方式的不同分為風機強制氧、翻拋氧和風機強制氧加翻拋氧三種。發酵槽批次進出料工藝即是風機強制氧加翻拋氧的典型代表。
考慮到翻拋氧容易造成堆體溫度呈鋸齒形變化,不利于堆肥高溫的持續,影響堆肥的害化,因此采用前期風機強制氧、后期風機強制氧加翻拋氧的兩階段氧方式。
根據堆體溫度、堆體氧氣濃度等參數按照事先編制好的程序控制風機的鼓風量。發酵槽的底部為布氣板,空氣從底部向上進入堆體。每個發酵槽的大設計氣量為60m/min。